查看原文
其他

13年了,原来我们欠北京奥运这么多热搜

南方日报 2021-09-01


因疫情延期一年
东京奥运会虽迟但到
将于明晚开幕
在此之前,南方读+更想带你回到
2008年的北京
回顾那场
“无法超越、接近完美”的开幕式


13年过去了
当我们重启这份“独家记忆”时
才惊觉原来
我们欠了#2008年北京奥运#这么多热搜


2008年最伟大的 “苹果皮”和“保护膜”


开幕式“接近完美”的背后,是两年零五个月,两千多次的头脑风暴。

如何把一个开幕式办得让人一看就说:“这就是中国!”张艺谋被寄予厚望,但万众瞩目有时也是一种压力。


从2006年3月创意团队第一次开展工作起,到2008年8月8日正式演出为止,两年零五个月,团队创意工作会议高达2000多个。

“2000多次会议,有百分之五十、七十的时间是坐在那边,想不出招来。”北京奥运开幕式视觉艺术特效总设计蔡国强说。

“什么想法,创意都扛不过三天。就开始自我反思、推翻、开始自己打自己、挑毛病。”张艺谋说。


其中,围绕主火炬点燃方式和五环展现形式的讨论,最为激烈。

主火炬究竟怎么点燃?一筹莫展时,2008年最伟大的一块“苹果皮”横空出现了……


和团队吃饭的过程中,吃着苹果的张艺谋突然得到了灵感:

就像苹果皮一样,火炬造型和点火路径都从下螺旋向上,而鸟巢,就是火炬!


将火炬塔作为鸟巢建筑的一部分,是以往没有的,一旦做成,这将是中国最大围的彩绸,形成彩练凌空、巨龙腾飞的壮观景象。

可惜,因受到鸟巢场地的限制,导演组不得不在现有的条件下调整方案,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火炬塔。


除了主火炬,展现五环标志,也是历届奥运会的规定动作。

创意团队想了很多关于五环的表演构思,但都被否定。直到一张保护膜的出现……


原来,编导在撕黑板的保护膜时,灵感突袭创意团队,从地面揭起五环的创意就此诞生。

“头脑风暴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。”开幕式核心创意小组王潮歌说,“更多的时候,是无奈和绝望。”

从“绝不用鼓”到“击缶而歌” 


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有一个热闹的开场,鼓的效果激情而热烈,通常是开场表演的首选。

但鼓、灯笼、红色这些中国符号早已声名远播。能不能把更新鲜、更猛烈的中国符号带到世界人民的面前?出于这样的考虑,张艺谋坚决否定团队原计划用2008面鼓来表演的设想。


想要不落俗套又不能发明创造,这对于创意团队来说已经设下了难关。

“导演希望找到一种具有鼓的力量和速度但外形上又不是鼓的乐器,这实在很艰难,即使中国乐器并不少。”

此时,一些情绪开始在创意团队中零星出现,认为张艺谋太过苛刻和偏狭。为此,张艺谋拿出自己在1990年拍摄的万宝路贺岁广告当反面教材。


“看看这大量使用的中国鼓,是不是隐约透着一股‘土味’?”

大家笑罢,只能继续苦苦搜寻。

一个月后,张艺谋想到了“祝”乐器。

“祝”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,流传到韩国后,在乐器形式和打击方式上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,导演组的二度创作恐怕会招来玷污史实的非议。


怎么办呢?

张艺谋突然想起了“缶”乐器。缶的敲击方式失传已久,即使进行二度创作也不会引来论战。为了让“击缶”更有视觉冲击力,创意团队不仅让缶和鼓槌发光,还找到了一个极富仪式感的招牌动作——刀削面打法。


一切准备就绪,总导演终于敲定:击缶而歌!就是它了。

没有展示在全球观众面前的 中国皮影戏

离开幕式的日子越来越近,初演后40%的改动,一次次的“忍痛割爱”,让大家倍感压力。

在众多被修改的节目中,皮影因为整体时间过长,权衡再三,最后被导演组整场拿下。


这一场演出,是1000多名演员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,辛苦排练完成的。但在彩排演练过程中,有人提出,皮影造型演绎,在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外国人看来,就像一个粗码的机器人。


“其实它不是一个不治之症。”皮影编导张卫东打趣地说“自己落下了心病”:“我们这么优秀的东西,最后没给世界人民看到,是个遗憾。”

2008年7月17日上午10时,皮影的演员还是像以往那样,在鸟巢的排练场上准时集合。大家并不知道,皮影节目已经被取消了。


“我们的道具特别沉。有时候感觉到不想练的时候,我就会想到我们这个节目的最后一个动作,观众们为它鼓掌的那一刻。我想到那一刻的时候,我就特别轻松,觉得还能坚持。”一位参与皮影表演的战士说。


“两百多斤的道具,两个人扛在肩上,日夜操练,肩膀、后背都肋出了一道一道的血痕……”说到这,皮影编导张卫东泪目了。

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绚烂璀璨,想要在一场表演中说完道尽,不容易。

为了最终节目效果呈现,“忍痛割爱”很难,但必须做。

除了“整个拿掉”的皮影表演,服装是改动最多的部门之一。


“服装制作的工作室,感觉就是一个变戏法的。”开幕式统筹办公室张青说。

12天,2400多套服装,全部重做。


“那时候感觉都疯了,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但我竟然完成了。”开幕式服装工作室副主任黄宝荣说,“一个星期没敢上床睡过觉,只是洗完澡之后,找个椅子躺会儿。”


从2008年7月16日到第一次面向观众的彩排,短短12天,团队综合各方面意见,对表演进行调整修改,总修改量高达40%。

40%的改动,包括服装、人员的调整、道具的颜色、节目的编排……核心创意小组的樊跃用“非常残酷”四个字来形容这段经历。

“我从来没有懈怠过。”“我尽我最大努力了。”带着这种心态,所有的人都在紧张准备、修改、排练、复盘、推倒、再重来……


无与伦比的开幕式 

一次瞄准中国梦的集体奔赴 


8月8日这一天,终于来了。

此时,坊间对“谁会点燃主火炬”的讨论达到最高潮。民选“我心目中的火炬手”,姚明、许海峰、李宁进入“最后决赛圈”。

那么,为什么北京奥运圣火最后让李宁点燃?张艺谋阐明了选择李宁点燃主火炬的原因。


“由于需要大量时间来训练,所以必须寻找一名获得过崇高荣誉的退役运动员,而且必须是有体操和技能上的基础。”张艺谋说,“李宁曾是一名体操运动员,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,李宁以3金、2银、1铜的成绩令世界震惊。1987年他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唯一一名亚洲委员,1999年他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选为20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之一。”

由此,李宁作为主火炬手,尘埃落定。


此时,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,还有4个小时。

所有的人,都在为同一件事情,奔赴……


“60、50、40、30、20、10、
9、8、7、6、5、4、
3、2、1……”

2008名演员击打2008尊缶

发出雷动的声音

缶上白色灯光依次闪亮

组合出倒计时的数字



“咚咚咚……咚咚咚……”

震撼人心的击缶声

演员挥舞着发光的鼓槌

9万名观众和奏倒数

全世界都在为北京奥运会喝彩



由烟花组成的“历史足迹”在夜空绽放
呈现出29个巨大的“脚印”
在全世界的注视下“踏”向鸟巢
代表着现代奥运会的进程
也代表了国人的等待


2008年8月8日8时整
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正式开始


“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,
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。”
中国国旗在鸟巢缓缓升起


地面上的巨大卷轴慢慢拉开
这张长147米、宽27米的巨大LED屏幕
化作展现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卷
成为贯穿开幕式的最大亮点


“画卷篇”中,舞蹈演员们用独特的身体语言,展现着中国水墨画的意趣和韵味。配合千年古琴“太古遗音”的旋律,传递着东方美学独特的时空观念与哲学精神。


“文字篇”中,孔子的“三千弟子”手持竹简,高声吟诵着《论语》中的经典名句——“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”。


配合着吟诵之声,巨幅画卷中间魔幻般地出现了立体的活字印刷字盘。随后,活字印刷板又升腾变换出“万里长城”的身姿,象征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。


“丝路篇”中,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商队和地图在长卷跃现。上千名水手,手持巨桨,组成船队,重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场景。


“梦想篇”中,奥运开幕史上最大、最沉、科技含量最高的蓝色星球模型冉冉升起。

23点54分,中国运动员入场
“那个孩子呢?马上带进来!”
“被代表团的团长拦住了!”
“别管什么团长!
往前带!带到姚明那里去!”


一个小插曲的出现,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。

原来,由于保密的原因,姚明牵手汶川抗震小英雄林浩的环节并没有通知中国代表团的领队,小林浩被拦在了入场口。


要说开幕式上最让人记忆犹新的片段,无疑是激动人心的点火仪式。


空中漫步,穿过历史,踏过祥云……


“体操王子”李宁以钢线悬挂在高空,空中漫步绕场一周后,点燃了“祥云”造型的主火炬,点亮了体育场上空的夜幕。


“一个狂欢的中国,一个决心成为现代强国的古老民族,终于在这个晚上迎来了奥林匹克时刻……”


“天佑中华。”开幕式副总导演张继钢在上半场表演结束后,两次发出了同样的感慨。

2008年8月8日的这一天,被永久地载入了史册。

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取得了圆满成功,最后获评“无与伦比”。


为什么都在“求中国再办一次奥运会”?

因为,在瞄准“中国梦”然后集体奔赴的这件事上——

我们中国人,很擅长。


参考资料:
央视新闻联播《有一种奇迹叫“中国红”》
央视体育频道《奥运档案》
央视体育频道《北京之路:解密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》

News

南方精选

高校“大洗牌”!广东本科投档分数出炉,谁是“爆款王”?

超500万中国网民签名:调查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!

又有多预警齐发!救援持续,这些高科技亮了!





话题整合 | 古嘉莹 实习生 姚雪嘉
本期策划 | 丁晓然
本期统筹 | 曹斯 胡良光
校对 | 符如瑜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